客服:
技术:
QQ:
地址:
邮箱:

www.凯时

虚拟电厂建设加速 市场机制待完善

  虚拟电厂建设加速 市场机制待完善

  席卷全国的热浪,让多地用电负荷创出新高。7月10日,广东省最高电力负荷达到1.39亿千瓦,创下今年新高。电力负荷高峰到来让各地电力供应成为焦点。而虚拟电厂因为其安全高效和节能的理念,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各方关注。深圳和广州两座大湾区核心城市在虚拟电厂的提前布局,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加入生态,希望能在市场变成蓝海之前分一杯羹。

  深圳广州引领建设

  虚拟电厂,是指通过能源互联网技术,把散落在用户端的充电桩、空调、储能等电力负荷整合起来,变成具有一定规模、可调节的负荷资源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相较于真实的电厂,虚拟电厂像是一个电力服务的“管家”角色,不仅具备电厂的功能,甚至远超实体的电厂。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虚拟电厂可直接调度海量分散的充电桩、空调、储能等资源,通过它们降低用电功率,实现特定时段内的负荷调节,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又可以削峰填谷,提升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

  今年6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能源局印发《广东省促进新型储能电站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积极推进虚拟电厂建设,在广州、深圳等地开展虚拟电厂试点,统筹全省虚拟电厂接入、市场交易和协同控制,逐步培育形成百万千瓦级虚拟电厂响应能力。

  事实上,早在2021年12月,南方电网公司就在深圳上线国内首个网地一体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发布的深圳虚拟电厂2.0版本则实现了迭代升级。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已经接入管理虚拟电厂运营商超30家、资源容量超150万千瓦、可调能力超30万千瓦,是目前国内数据采集密度最高、直控资源最多、应用场景最全的虚拟电厂。

  对于深圳为何能够落地全国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南方电网认为,是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虚拟电厂建设,先行先试,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并积极推动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实体化、常态化和市场化运作。而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积极响应,推动虚拟电厂实体化运作。此外,深圳负荷结构可以为建设虚拟电厂提供丰富资源。一是深圳电动汽车很多,并且还在爆发式增长。二是新型分布式可调资源(即负荷侧可以参加削峰填谷的资源)参与电网互动的潜力大。

  广州同样推出多项措施刺激虚拟电厂的发展。2021年7月,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广州市虚拟电厂实施细则》,明确引导用户参与电网运行调节,实现削峰填谷,逐步形成约占广州市统调最高负荷3%左右的响应能力。为鼓励用户参与并培育虚拟电厂需求响应市场,在开展初期对参与需求响应的电力用户、负荷聚合商给予财政补贴的激励措施,计划安排补贴资金3000万元,补贴年限为三年。根据广州工信局公布的数据,目前已经有7个批次共89家企业参与虚拟电厂的建设。

  产业生态见雏形

  广深两地大力推进虚拟电厂的建设,也带动了整个生态在大湾区的加速发展。

  前述南网深圳供电局负责人表示,目前虚拟电厂的产业生态为电网公司搭建虚拟电厂管理平台,虚拟电厂主要由社会资本运营,接入管理平台接受调度。而深圳虚拟电厂生态采用政策引领、电网专业优势、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铁三角”模式来共同构建。深圳虚拟电厂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深圳市不断出台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广东省能源局表态将以深圳作为试点推广虚拟电厂的应用。未来深圳虚拟电厂将陆续参与南方区调频、备用等应用,获取多样化收益。

  长期来看,有三类企业将受益于虚拟电厂的建设:一是虚拟电厂关键技术研发企业,例如分布式资源智能控制终端设备、虚拟电厂分级调度与协同运行系统、分布式资源运行优化与能量互动系统、配电网物理信息系统等方向软硬件设备研发企业。二是虚拟电厂运营商,主要集中在传统能源企业和切入能源赛道的新能源企业。三是具备调节资源的各类型业主。

  总部位于浙江安吉的能链智电是最新一家宣布进军深圳虚拟电厂业务的公司。该公司表示,其虚拟电厂系统近期已通过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性能测试,取得深圳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资质。据能链智电虚拟电厂产品负责人张婧介绍,该公司于今年6月推出的虚拟电厂产品,是以充电场站为核心场景,将分散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设施、分布式光伏等负荷资源,通过云端进行高效聚合,形成可控的管理单元,并借助光储充柔性管理、智能调度、能量控制等方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响应电网调度需求,帮助充电场站降低用能成本。而深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将会大幅推进本地虚拟电厂的发展。

  据能链智电研究院推算,从2022年至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由1310万辆增长至1.45亿辆,预计公用充电量将从137亿度增长至3378亿度,电动汽车、充电桩、分布式光伏、储能设施等多种负荷资源,对电网构成挑战。而虚拟电厂将强化电力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协同互动,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与运行效率,并在降低电网运营成本、平抑电网峰谷差、实现精细化用能管理、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碳中和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来自澳大利亚的虚拟电厂运营商GTL集团同样对大湾区市场的发展前景报以厚望。该公司目前为南澳大利亚头部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市场份额达到28%。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孙钰告诉记者,GTL集团在澳大利亚运营时间超过10年,也极为看好国内市场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大湾区市场。他希望公司独立研发的GTL电池组调度算法能够早日进入中国市场。

  市场机制待完善

  国金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虚拟电厂的发展阶段可分为邀约型阶段、市场化阶段、自主调度阶段。我国各省开展的虚拟电厂项目以试点示范为主并由政府引导、电网实施,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仅有少数省市发布了虚拟电厂具体实施方案。

  南网深圳供电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内的虚拟电厂主要在邀约型阶段,主要通过政府机构或电力调度机构发出邀约信号,由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组织资源进行削峰、填谷等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相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市场机制方面还有待创新突破。

  国网能源研究院原副院长蒋莉萍就认为,目前虚拟电厂进入市场并实现盈利还面临以下几个难题:一是虚拟电厂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准入标准不明确。二是电力市场对各类新兴主体的接纳程度不够。三是我国辅助服务市场规模小、品种少,难以体现虚拟电厂价值。

  孙钰则向记者表示,当前用电企业的可调负荷规模小,用电习惯随节能趋势而改变的意愿不强,驱动力不足。南网已经开始对企业加装新型负荷调节装置,企业配合度目前不强。此外,持有可调资源的能源集团或者售电公司,对于虚拟电厂的认知还在启蒙阶段,利益驱使并不是现阶段参与虚拟电厂的主要动力,更多是考虑学习尝试,为了远期规划而做的战略布局。而最关键的一点,是电力市场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远不够成熟,像电力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不足,新能源电力还未进入电力市场,因此电力交易策略的有效性及电价风险控制的手段也还只能停留在早期阶段。